一切就是峰迴路轉,我對於南法小城覺得去哪應該都差不多而無意見,大家跟我一樣也沒有想法,於是就選擇了比較有名的坎城,其實事情該就這麼演下去了,但一聽到去一趟要一小時四十分鐘,馬上退步了,花來回三小時到一個可能待不到兩小時的城市,值得嗎?沒有影展的坎城,特別嗎?順著這第一個直覺,我在公車門前突然轉身,決定和阿婷前往艾滋,和筱雯、軒榕、怡如揮手再見。
艾滋真的是個很小巧的地方,但卻出乎意料有很多觀光團,甚至還聽到操台語的,想逃到一個「沒有台灣人的地方」的計策徹底失敗。它是一個配合天然地形環境的地方,店家是在山洞裡的,不是人工建設的,每一家店都很有味道,窄巷兩旁是石塊,拾階而上而下,彎彎曲曲,彷彿是座小迷宮,入口處少女彈著豎琴,十分美麗,也適合這個特別的城市。
之後阿婷想回尼斯,我而想去芒通,其實她想一個人走,我懂,但如果當下只要她講一句「郁君~這邊~」,我就會跟她走了,但我的第二個直覺告訴我「去芒通吧!」於是很匆促的揮別後,阿婷坐上回尼斯的車走了,而我也開始意識到不確定性,但為時已晚。
到了office de tourism(今天突然發覺它真的很好用,但應該也只有在法國這種觀光聖地才會如此普及吧),才知道從艾滋到芒通沒有直達車,必須先坐83號公車至 Gare S.N.C.F. EZE站,再轉100號公車至Monaco-Menton,大驚!什麼!竟然兩地這麼遠這麼麻煩,但現在回尼斯實在太遜,所以轉就轉吧,沒什麼好怕的。一切異常順利,在穿梭懸崖峭壁中感受刺激,駕駛技術相當純熟,大約1~1.5小時,我才抵達芒通,而且還不知在哪站下車才好,後來找到office de tourism,她特別給我一份地圖和簡介,跟我說芒通的必看景點,老實說我心想沒有中文旅遊書的我,找不到就算了,反正此行目的已經達到了。至於為什麼這麼想來芒通,其實我也說不上一個原因,大概是覺得它的中文譯名滿有趣的吧。
大路痴的我還是慢慢看著地圖,來到著名的大街St. Saint Michalle,我自己都佩服自己,買了一隻冰淇淋犒賞自己。芒通是一個海邊城市,這裡的人好像下一秒就會跳進海裡似的,當然天氣也的確熱到逼人這麼做,整條街幾乎觀光度假客居多,隨即彎進一條很有味道的小徑後,開始爬坡,我來到了墓園和教堂,教堂的水晶燈讚到不行,這一帶人煙稀少,份外寧靜,位於高處的view很好,很舒服的感覺,沒有任何擔心,當然我也寄了張明信片給自己囉。
「To 自己:
旅程不一定要group,自助的意義在於學習如何緊張、如何處理uncertain emotion、如何克服、如何自己就開心起來。第一次自己盲目後想通了,不想再依賴,我也想sometimes的獨處,我也要學會看地圖,於是車子一路晃到了芒通,在這裡,我心中的某個芽發芽了,我知道我的旅程開始和別人有了差異,無論它是怎樣的一個南法城市,但它對我而言意義非凡。法國與西班牙的交會,在今天閃爍著,我很開心,打從心裡 : ) 」
路邊的三位可愛老人家,一直想用法文解釋給我聽,可惜雞同鴨講,我最後還是找不到簡介上的Wedding Hall,看來是時候未到,所以老天不讓我先知道吧,所以我也欣然而不強求。 等車回尼斯時,由於不確定100號是否直達、不確定等的公車站位子對不對,我不禁轉起千百種可能回不去的posibillity,就連在尼斯下車了,也對如何從公車總站走到YH還忐忑不已,地圖張開,怒力思索早上什麼人的什麼話,懶得找路就直接問人,也是我的最愛招術。最後總算成功到達YH,心中熱烈鼓掌,我想大家也都鬆了一口氣吧XD
晚上煮了自以為是青醬但其實是芥茉的義大利麵,太好笑了,不過不難吃耶。飯後大家到了海邊,這裡的人真好,一有煩惱馬上就可以一個箭步到達海邊,我們從天亮待到天暗,有人游泳、有人日光浴、有人喝悶酒,我們則是坐岩岸的礫灘上玩著好笑的自拍,王鍾漢模仿秀真是一絕。走回飯店的路上,我第一次和怡如聊這麼多話,而且是聊想法、感覺的那種,甚至提到事前對於這趟旅程的擔憂和期待,開心,人和人之間的一道什麼被打開了,喔,她正問我地址,嗯…我很期待收到這張明信片喔…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